有學者認為約翰福音一章1-18節是一種交叉式結構(chiastic structure),轉捩點就在經文的中心,闡述人如何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女(孫寶玲,《約翰福音文學詮釋》,p.26):
A 道與上帝同在 (1:1-2)
B 世界藉他而造 (1:3)
C 我們從道領受生命 (1:4-5)
D 約翰被差作見證 (1:6-8)
E 道成肉身、世界的回應 (1:9-10)
F 道與自己的地方/人 (1:11)
G 凡接受道的 (1:12a)
H 他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 (1:12b)
G' 信道的 (1:12c)
F' 道與自己的人 (1:13)
E' 道成肉身、群體回應 (1:14)
D' 約翰的見證 (1:15)
C' 我們從他領受恩典 (1:16)
B' 真理恩典由他而來 (1:17)
A' 道與上帝同在 (1:18)
如果稍微接觸過註釋書的朋友定會發現,學者們對於經文的分段分析可說是不可勝數,針對同一段經文,十個學者可能有十一種分段方法(笑)。我認為重點並非將其中一種奉為圭臬,全然不可更改,而是從較為實用的角度出發,將之視為理解經文的架構,是可以比較和調整的。就像戴眼鏡一樣,哪副眼鏡看得較清楚,就該換上那一副,無須堅持總戴著小學三年級的第一副眼鏡吧!
very interesting point → 非將其中一種奉為圭臬,全然不可更改,而是從較為實用的角度出發,將之視為理解經文的架構,是可以比較和調整的。
回覆刪除戴眼鏡is a very interesting analogy.
我覺得這也可以套用在不同的神學學說上。因為很難可以找到一個學說是全然無瑕疵的。
其實,似乎蠻多人覺得有所謂「最佳的/唯一正確的」神學,但竊以為,我們僅能找到「最適切於當下處境」的神學,而且可能會是一種進程(approach),只能夠逐漸趨近之。
回覆刪除不過,這些都只是我的胡言亂語罷了,聽聽就好:P